為加快促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城市綠色發展新格局,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國辦發〔2020〕39號)和《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0〕593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F就《工作方案》解讀如下: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要求我市構建城市綠色發展新格局,加快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促進綠色消費。
2020年4月,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發改產業〔2020〕684號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領域推廣應用等。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國辦發〔2020〕39號),要求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輛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十四五”期間,全市新增注冊汽車(不包含置換更新)中新能源汽車比重達到60%左右,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累計建成公共網絡和專用網絡快速充電樁4.3萬個左右,基礎網絡慢速充電樁79萬個左右,規范化、常態化新能源汽車管理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功能完備、布局合理、運行穩定、智慧安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成。
一是鞏固公交車和巡游出租車全面電動化成果,使用年限到期后100%置換更新為新能源汽車。二是在物流配送、環衛、工程建設、黨政機關、國企用車等領域進一步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盡快實現網約車、輕型物流車和環衛車全面純電動化。
未來五年我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領域在于私人自用市場。一是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高市民綠色出行意識,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多種手段鼓勵引導私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私家車保有量達到78萬輛左右。二是提升本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層級,完善新能源乘用車產品矩陣,從產品安全性、技術先進性和智能網聯化等方面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度,匹配私家車市場不斷升級的新型消費需求。三是健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流通機制,培育發展新能源二手車專業交易市場及鑒定估價機構,壯大市場交易能級。
積極推廣應用柔性充電等新型智能化充電技術,加快規劃布局建設一批新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動原有設施提質增效。一是在公共服務領域,加快完善公交、物流、環衛、泥頭車輛運營、停放、充電一體化保障體系。二是在社會公用領域實現市域平均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城際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在私人自用和公務用車領域,以按需并適度超前的原則推進住宅小區和公共單位停車場配建慢速充電設施,保障新能源私家車和公務車日?;A充電需求,基本實現新能源汽車“樁隨車布”“一車一樁”。
我市新能源汽車占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10%,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占機動車比例將進一步提高,亟需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規范化、常態化管理,做好車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健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日常監督管理機制。二是完善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旅游包車和租賃汽車等營運車輛安全監控體系。三是嚴格實施新能源汽車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加強對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以及充電設施等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四是制定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關鍵零部件檢測標準。建立與新能源車輛特點相適應的安全技術年度檢驗制度。五是加強新能源汽車報廢回收管理,督促指導新能源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做好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六是制定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和故障應急處理辦法,及時處置消防、救災和人員疏散等重大應急事故。七是積極推進灣區(深圳)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化監管水平。
為確保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順利完成,需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
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消費支持力度,提高優質產品供給質量,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根據新能源小汽車推廣情況,適時動態調整燃油車指標總額。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免限行、停車優惠等支持政策。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綠色交通基金,調動全社會支持、參與綠色交通積極性。
逐步提高新建住宅小區(含城市更新)停車場充電設施配建比例,新建住宅小區配建停車場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依法落實新增公交、出租、物流、環衛等領域充電設施配套用地和空間預留??茖W制定供配電保障方案,簡化規范用電報裝手續。
健全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以及維修保養、檢測等安全標準體系,制定動力電池安全測試方法、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充電設施建設標準,將用于營運的新能源車輛納入營運車輛檢驗檢測體系,督促企業加強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充電設施等的維護保養檢測。制定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和新能源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